2022年,中美双边贸易额高达6906亿美元,中国对美出口5368亿,美国对华出口1538亿。到了2024年,这个数字涨到了7590亿,依然是全球贸易里最重磅的一块。美国的沃尔玛货架上,中国制造的衣服、玩具随处可见;中国的工厂里,美国品牌的订单也占了大头。
中美经济绑得太深,早就不是谁离了谁就活不下的简单故事。可近几年,风向变了。贸易战从2018年开打,关税你来我往,科技战又接踵而至,华为被制裁、TikTok差点被禁,芯片领域更是成了美国卡脖子的重点。
2025年,特朗普卷土重来,政策更狠,扬言要把制造业拉回美国,把中国彻底踢出供应链。
彻底断交意味着什么,贸易清零,美国不再买中国货,中国也不卖东西给美国。投资停摆,美国公司撤出中国,中国企业也别想在美国上市。技术封锁全面升级,高端芯片、软件、设备全卡死。这对中国的打击肯定不小。
出口这块,美国占了中国出口总额的16%,2024年光对美出口就值4000多亿美元。没了这个市场,沿海那些靠外贸吃饭的工厂怎么办?就业怎么办?更别提技术了,中国在半导体、航空航天上还有不少短板,美国一断供,产业链得乱一阵子。
国际上,美国要是拉着欧盟、日本、澳大利亚一起孤立中国,中国的日子会更难过。
不过,事情没那么简单,中国不是小国,14亿人口的底子摆在那儿,经济体量2024年GDP预计超18万亿美元,仅次于美国。撑多久的关键,不光看美国走了会丢多少,还要看中国自己能补多少窟窿。国内市场是个大杀器。
2024年,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3万亿人民币,中产阶级规模还在扩大。疫情那几年,外贸受阻,中国靠内需硬是稳住了,出口占GDP的比例从2006年的37%降到2022年的20%。这说明中国早就不是光靠卖货给老外吃饭了。
政府手里还有招,减税、发消费券、推基建,这些都能把内需再往上顶一顶。
美国没了,还有别人。2024年,中国跟东盟贸易额9753亿美元,跟欧盟6360亿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加起来1.5万亿。东盟已经连续四年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,欧盟也不少买中国货。真断了美国,中国完全可以把货卖到这些地方去。
有人算过,就算美国市场没了,中国出口最多掉两成,难受归难受,但不至于崩盘。更何况,中国还有外汇储备这张王牌,2024年底3.2万亿美元,全球第一,抗风险的能力不是盖的。
美国卡芯片,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。高通、英伟达这些大厂的货,中国用得多,但自己造不出来多少。2022年,中国进口芯片花了4000多亿美元,比石油还贵。制裁一来,华为5G设备就差点断了粮,中芯国际也只能做到14纳米,离最先进的3纳米差得远。
可我国研发支出3万亿人民币,占GDP的2.55%,这数字快追上发达国家了。政府把芯片列为国家战略,砸钱搞研发,华为自己也在憋大招。虽然短时间还赶不上美国,但方向是对的,给个三五年,技术差距不会像现在这么扎眼。
过去靠出口拉动,现在“双循环”成了新口号。啥叫双循环?简单说,就是国内自己玩得转,国际上再找点机会。2025年,这战略已经推了好几年,效果看得见。新能源车、光伏、5G基站,这些领域中国已经全球领先。
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,2024年产量占它全球一半,美国想脱钩,人家自己都不乐意。数字经济也起来了,电商、移动支付、人工智能,中国不比美国差,甚至还更普及。内需加创新,撑个几年问题不大。
当然,中国也不是没压力。短期看,出口掉两成,GDP增速肯定受影响。2024年,中国经济增长预计5%左右,真断了美国,掉到3%都有可能。技术封锁会让高端制造业头疼一阵子,国际孤立也可能让中国在联合国、世界银行这些地方说话更费劲。
但撑多久,不是看你疼不疼,而是看你能不能熬过去。中国历史上挨过不少打,鸦片战争、八年抗战、冷战封锁,哪次不是咬牙挺过来的?1997年金融危机,2008年全球崩盘,中国不也靠自己站稳了?
中国人讲究韧性,讲究“熬”。从清末挨洋人欺负,到新中国站起来,再到今天当全球老二,这一路不是靠运气,是靠人硬撑出来的。外国网友看热闹,说得再扎心,也没摸到这点。中美断了,中国未必撑不到最后,反过来,美国未必笑到最后。
参考资料
聚焦中美经贸摩擦_新华网
配资最新,配资炒股公司平台,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